欢迎访问郑州航院”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简介 | 研究员风采 | 思政学习 | 教学设计 | 案例分享 | 理论研究 | 学校首页 
 
案例分享
 首页 
 新闻动态 
 中心简介 
 研究员风采 
 思政学习 
 教学设计 
 案例分享 
 理论研究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案例分享>>正文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际金融
2022-06-29 17:38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尹应凯  上海大学 审核人:   (点击: )

01

课程介绍

尹应凯老师自2008年讲“国际金融”课程,至今累计开设课程12年。授课对象主要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本科生。累计授课人数超过1500人。课程教学团队还包括王国松教授、刘建桥博士、张丽娟博士等教师。

本课程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课程”、“上海大学研究型挑战性示范课程”、“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称号。课程负责人是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团队“金融学”教学团队负责人、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课程“国际金融”的课程负责人,曾获上海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3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9年)。课程负责人获得上海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2020年)。

“国际金融”是经济学院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金融学专业毕业要求(目标导向),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注重课程思政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经济伟大实践、国际金融前沿理论等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担当、对科学的探索精神、经世济民情怀,并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时,将新结构经济学这一中国自主创新理论融入课程教学,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教师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并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宏观货币政策搭配、人民币国际化等科研成果带进课堂。如在“汇率决定理论”部分中,融入“人民币价值之谜”、“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等科研成果;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融入“国际碳金融体系”等科研成果。

(2)注重研究型挑战性教学。一是提高教学的高阶性,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三维立体”的国际金融思维。“三维”是指“时间、空间、社会”三个维度:空间维度(站在世界看中国);时间维度(站在昨天、明天看今天);社会维度(站在对方的角度看自己,向上的价值维度)。二是鼓励学生追踪国际金融理论前沿与最新实践进行研究。三是鼓励学生用中国自主创新理论研究中国发展问题。

(3)注重课内培养向课外育人的延伸。一是注重最新国际金融事件的导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投入度,将经典与前沿文献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供学生研读思考、寻找项目选题。三是建立课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以创新论文写作和创新项目研究为载体,实现课内外联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是通过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二是通过信息技术加强过程考核和多元化评价。

03

取得成效

(1)引导学生增加学习度,更好掌握前沿理论知识。课程注重过程管理,学生通过课堂预习、阅读文献、课外创新论文与项目研究、团队讨论、学习中国大学MOOC精品课程等方式,学习投入度大大增加,从而更好掌握前沿理论知识。

(2)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研究能力。课程以创新项目研究、创新论文写作为载体,实现课内外联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研究能力。通过对完成本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调研,85%的同学反映本课程的研究型挑战性教学对研究能力提升有帮助。

(3)训练学生的国际金融素养、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学生训练了国际金融的“三维思维”;同时,通过运用中国自主创新理论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打印    收藏
上一条:《食品与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
下一条:服务交通强国战略,探索课程思政育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