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航院”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简介 | 研究员风采 | 思政学习 | 教学设计 | 案例分享 | 理论研究 | 学校首页 
 
案例分享
 首页 
 新闻动态 
 中心简介 
 研究员风采 
 思政学习 
 教学设计 
 案例分享 
 理论研究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案例分享>>正文
《触摸过去:考古与人类》
2022-08-02 12:24 霍巍  四川大学 审核人:   (点击: )

敦煌藏经与爱国主义教育

1 知识点介绍

此次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主要从历史学的学科构成、历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等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历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二是从考古学的特点与任务、诞生于西方的考古学、考古学传入中国(西学东渐;与中国旧金石学的结合;甲骨文字、大内档案、流沙坠简、敦煌藏经等四大发现的刺激)、考古学与中国文明等几个角度阐述了考古学的重要意义。

2 思政元素

通过敦煌藏经与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的关系的梳理,介绍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重要价值及国外探险家的盗夺。据此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学科的繁荣、个人的成长往往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

三星堆发掘与红色基因在当代大学生的传承教育

1 知识点介绍

此次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对三星堆文化的以往发掘历史进行系统介绍,重点介绍川大考古与三星堆考古的关系,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二是系统讲述三星堆新发掘的重要发现及收获,以川大负责的5、6、7号三座祭祀坑作为主要介绍内容。对发掘的新方法、重要文物做详细介绍。

三是在更宏观的视角下,介绍三星堆周边文化,并通过科技分析等新手段探索三星堆与周边文化的内在关联,让学生对三星堆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

2 思政元素

从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最新发掘现场川大师生在防护服上的创意涂鸦,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设计“三星堆发掘与红色基因在当代大学生的传承教育”思政教学案例,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新时代担当。

灾难与人性光辉

1 知识点介绍

课程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距今4000年前后,是我国首个经科学考古发掘论证的史前灾难聚落,是国际上著名的灾难遗址。其具体的灾难成因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

一是从喇家遗址的地理位置、曾经的田野工作状况、重要的发掘收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该遗址的概括,使学生对该遗址有个整体认识。

二是从非正常死亡个体、地表形变、地裂缝、灾变堆积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喇家遗址迄今所发掘出的灾难迹象。

三是介绍了目前学界所存在的地震说、黄河大洪水说、山洪泥流说、堰塞湖说等几种主要灾难学说,并评述了争论的焦点。

2 思政元素

喇家遗址以其令人震撼的史前灾难而闻名。在该遗址满目疮痍、触目惊心的场景下,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更感受到了珍惜生活的重要性。灾难发生瞬间,长者护佑幼儿的场景无不令人悲悯。人可以被毁灭,但人性的光辉在数千年后依然令人深深触动。

喇家遗址在给人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让大家深入思考灾难、死亡和生命的话题,追问生命的意义。此次课程并籍此联系汶川大地震和新冠病毒的爆发等危难来临时,人们显示出有序、悲悯和相互关照的精神,极大凸显了人类的尊严和荣誉。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命运和生存环境的终极关怀以及人之为人的哲学思考。

非标准答案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自信

1 知识点介绍

此次课程讲授地面考古遗存——石窟寺。主要知识点有:石窟寺的基本概念、石窟寺与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关系、石窟寺反映的古代精神生活(包含民间信仰、传统思想两方面)、石窟寺反映的古代物质生活(包含农业生产、饮食文化、手工生产、娱乐休闲、卫生健康、石窟营造等六方面)。

2 思政元素

石窟寺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类型之一,也是古代中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据此设计了非标准答案试题“石窟寺保护所反映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自信”这一思政教学案例。


教师感悟

授课教师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基本前提。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必要基础,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思政案例,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使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协调统一,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更易接受,而非排斥。

基于学情分析,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选择与课程紧密相关、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博物馆或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育人效果。


学生反馈

学生一: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触摸过去:考古与人类》使我对考古学的感觉由神秘逐渐步入了解。老师们渊博的学识、或诙谐或严谨的上课方式、多样的授课形式、目不暇接的重大考古发现都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上课时,老师们往往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同学在课堂上随时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并鼓励大家课后查阅文献,大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通过这门课程,使我对考古学是什么、不同发展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有了初步的认知。这门课程使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我国古代文明如此灿烂辉煌、物质文化遗存如此丰富多彩,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我的文化自信,为能够成为如此伟大国家的一员而感到无比骄傲。

学生二:

《触摸过去:考古与人类》大大满足了我对考古学的好奇心,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多优秀的考古专家,聆听他们在最为擅长领域的讲授。霍老师的开场、三星堆遗址、喇家遗址、石窟寺、铜钱等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大量的考古案例,让我收获匪浅,懂得了什么是考古学,明白了《鬼吹灯》、《九层妖塔》都是文学创作品。通过参观实验室,我认识到了考古学者是怎么在室内工作的,原来他们很多工作内容也和理工科相近,反而与其他文科存在较大区别。通过这门课程,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我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我的文化自信。

打印    收藏
上一条:《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史》
下一条:中国民俗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常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