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课程旨在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学生走进乡村特别是红色革命农村,开展公益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并融入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和自豪感。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公益实践、反思分享三个阶段实施,全过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服务学习”教学理念与实施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强调把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弘扬劳动精神,助力当地发展,同时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
课程实践内容含国家政策普及宣讲、科学技术普及、国情社情观察、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美丽中国实践、红色文化传承等,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使大学生从学习实践中夯实担当之基。
二、课程内容
章节 |
服务的专业能力提升训练 |
知识点 |
思政要点 |
案例名称 |
中国乡村发展现状 |
社会认知、家国情怀 |
案例1:让青年从“离家雁”“淘金客”成为“自家人” |
乡村振兴战略五大中心任务 |
国情教育、文化自信、生态文明 |
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参与和发展 |
使命担当、爱国情怀 |
服务地调研分析 |
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劳动精神 |
案例2:广东汕头潮南革命老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绿色经济” |
访谈技巧 |
人文素养、沟通合作 |
教学方法与技巧 |
职业素养、科学精神 |
三、教学组织过程
(一)第1学时
1.中国农村发展现状(10分钟)
问题引出:你所了解的农村?农村存在的问题?
选择2-3名学生进行回答问题,并介绍目前三农发展情况,及讨论目前面临农村面临的如空心化、环境、教育、医疗、产业、经济等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2.乡村振兴战略五大中心任务(15分钟)
问题引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哪些方面振兴?乡村振兴是乡村的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中心任务是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介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五大振兴内容,结合第一个知识点中同学提出的问题,分析开展乡村振兴的思路与战略,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增强文化自信,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3.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参与和发展(15分钟)
分组学习讨论: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案例1,并分享学习感悟。本案例是“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主题之一“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参与和发展”的调研报告内容。通过调研报告学习,旨在帮助青年学生更清晰了解当前参与乡村建设的情况,了解青年在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域,助力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提出相关的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并激发学生心系祖国和家乡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和创新型思维能力,立志扎根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筑牢责任担当之基。
4.课堂小结及反思(5分钟)
(二)第2课时
1.服务地调研分析(10分钟)
(1)引导式学习:下发案例2资料,引导学生先阅读学习(2分钟),学习后请学生代表分享学习感悟,促进学生了解革命老区及服务地情况,对学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增强爱国情怀,通过学生分享感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2)介绍服务地基本情况,及革命老区历史和现状,加深学生对革命老区的印象和思考,通过对当地红色历史的讲解,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知史明志、知责奋进,自觉将个人梦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3)通过视频、图片,介绍往年活动开展服务情况,促使学生更好策划本次服务活动,并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访谈技巧(15分钟)
(1)情景模拟式教学:模拟与村长访谈了解村中情况场景,选择2位同学进行现场模拟。并对台下同学进行任务布置要仔细观察,模拟结束后请同学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领悟其中沟通协作技巧。
(2)介绍常见的服务及访谈的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做好服务和访谈,能运用基础知识和技巧进行实际访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实践锻炼,让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及访谈技巧,并培养学生自信心。
3.教学方法与技巧(15分钟)
(1)分组教学与讨论:支教组5位同学分到5个组当中进行说课展示,5组分别总结说课内容,选择一名学生代表进行总结。
(2)针对每组的说课进行点评,并围绕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教育学生应坚持科学精神,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4.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完善公益服务策划方案。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四、教学反思
(一)实施效果及成果
1.课程思政贯穿课程全过程,坚守教育的固本作用。
2.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坚守实践的教化作用。
3.革命教育促进反思总结,彰显典型的引领作用。
4.课堂分享领悟育人模式,彰显文化的内化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思路
1.课堂有设置小组讨论及案例分析,可以提前将相关资料发予学生进行学习。
2.本次课为整个课程的理论讲授课,对后面实践环节很重要,课后应加大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使本次课程取得更好的成效。
五、案例
(一) 案例简介
案例1:让青年从“离家雁”“淘金客”成为“自家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农村相对滞后也是现实问题。乡村振兴,青年不能缺席。必须适应现阶段城乡发展格局的新趋势,多方吸引青年、尽力留住青年、有效扶持青年,使他们不再是远离家乡的“离家雁”、短暂停留的“淘金客”,而是真正心系故乡、致力乡村振兴的“自家人”。
1.完善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精确了解本地青年人才储备和回乡意愿,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和动员。全面落实支持农业发展、产业创新等优惠扶持政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组织返乡创业青年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农贸交易会,打造乡村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利用好农村电商平台,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实施各类人才引进计划,让更多青年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2.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尤其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质量。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解决青年人才在农村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改善居住条件、提供社会保障、解决子女受教育问题等,使他们在农村干得安心、顺心。
3.完善青年创业贷款服务。开设返乡创业青年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在做好金融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流程、担保方式、还款期限。拓展社会融资途径,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合资、入股的方式解决创业发展融资困难的情况。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结合风险测算情况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品种,为创业青年提供差异化的保险服务。
4.拓宽土地流转途径。让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场主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收入水平,闲置土地资源得到有效耕种。可以放宽无产权证明房屋作为经营性用房的企业住所或经营场所登记限制,对利用家庭住宅或租用居民住宅申请从事电商、设计等创新产业,允许将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推进个体工商户“三证整合”,允许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出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5.拓宽参与乡村治理路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概念,要让青年意识到自己是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积极发展农村青年党员,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支持返乡大学生、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参与村民委员会选举。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吸纳更多的青年参加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支持成立乡贤议事会,引导在外青年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培育农村青年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支持其健康发展,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公益志愿服务等。
6.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展现新时代乡村新风貌和乡村振兴战略新机遇,改变“乡村缺少发展机会”“回农村没出息”等落伍观念和农村缺乏政策、发展缓慢的刻板印象。加强对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绵延传承的乡土文化、包含记忆的乡情乡愁等元素的宣传,挖掘乡村振兴中青年在创新创业、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典型,展现他们的责任担当与价值发挥,让大家认识到只要持续发力,“逆城市化”趋势将日益显现,更多的青年会在乡村实现梦想。
资料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0789038550522354734&item_id=10789038550522354734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作者: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案例2:广东汕头潮南革命老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绿色经济”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是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在全区11个镇(街道)中,老区镇就超过了一半,境内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该区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建成了5个党员教育基地和20余个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大家从红色基因中感悟初心、吸取力量、干事创业。广东省汕头市雷岭镇赤坪村崩山沟战役旧址作为雷岭革命迹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被命名为潮南区党员教育基地。
记者近日来到了雷岭镇赤坪村崩山沟,昔日的战场芳草萋萋、山风轻袭,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感天动地的往事。据史料记载,从1929年起,赤坪村就活跃着一支红军队伍,有力地打击了潮普惠国民党反动统治。1933年11月,由于叛徒出卖,这支红军队伍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于崩山沟根据地,双方发生激战。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闻讯率领200多名红军指战员从成田宁湖村急行军赶来增援,帮助被困红军突出重围。在激烈的战斗中,共有86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其中赤坪籍烈士14名,长眠于崩山沟战役旧址处。这也是雷岭创建工农红军以来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
位于雷岭镇东北部的赤坪村,辖赤新、赤老两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5.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1户2139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2名,村“两委”干部5名。该村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走进革命旧址,重温革命情怀,增强宗旨意识,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推动党的建设与当前各项中心重点工作融合发展。
2019年以来,赤坪村党支部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强力推进各项新农村建设。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积极发动乡贤出资、群众出力,促成一批总投资886万元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公益建设项目先后上马建设,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环境干净整洁,村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赤坪村坚持因地制宜、节俭办事,用好每一分钱,充分利用“三清三拆”中腾出来的旧石料修建河道两侧石篱,净化河涌水体、美化村容村貌。
赤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楚平向记者表示,赤坪村将继续保护好崩山沟战役旧址,依托区级党员教育基地这个平台,结合本村现有的小瀑布、石像等自然资源和荔枝种植业,致力打造“红色+绿色”旅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老区群众脱贫奔小康。
案例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8392815802947682880&item_id=18392815802947682880
案例来源: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王开颖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二)案例点评
1.适用范围
以上两个案例主要适用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类课程。
2.思政元素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弘扬劳动精神。
3.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旨在帮助青年学生更清晰了解当前参与乡村建设的情况,了解青年在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域,助力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提出相关的建议。
(2)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世情,并激发学生心系祖国和家乡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同时,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立志扎根基层和乡村,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